今年以来,县委、县人民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宏观调控政策持续发力显效,生产供给稳中有升,市场需求持续改善,就业物价总体稳定,转型升级扎实推进,经济持续恢复向好。
1-10月,从全州看,经济发展持续向好,主要经济指标平稳增长。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1%,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2.6%,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8.9%。从我县看,经济运行总体呈现稳中向好态势,4项主要经济指标中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项指标增速高于全州平均水平。与1-9月相比4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呈现“2升2回落”态势。“2升”中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5%,较上月提高8.5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23.2%,较上提高1.9个百分点。“2回落”中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9.6%,较上月回落0.8个百分点;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3%,较上月回落6.7个百分点。各项经济指标整体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增的运行态势。
一、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工业经济快速增长。1-10月,县属3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同比下降18.3%,较上月收窄4.5个百分点;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7.5%,较上月提高8.5个百分点,高于全疆增速12个百分点,高于全州增速8.4个百分点,增速全州排名第二(低于呼图壁县)。
从三大门类看,均实现正增长。采矿业完成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47倍,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3.29倍,拉动工业经济8个百分点。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同比下降25%,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8%,较1-9月提高7.3个百分点,拉动工业经济6.03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完成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5.5%,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5.8%,较1-9月提高2.3个百分点,拉动工业经济3.5个百分点。 span>
从行业看,8个行业增加值实现正增长。1-9月,全县在统的15个行业中,8个行业工业增加值实现正增长,行业增长面53.3%。8个重点行业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最快,同比增长3.29倍,拉动工业经济增长8个百分点;在宏大爆破的带动下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贡献最大,同比增长65%,拉动工业经济增长10.3个百分点;在中粮屯河制品有限公司价量齐增的助推下,食品制造业同比增长33.1%,拉动工业经济4.5个百分点;立新三期、四期项目并网转商后,发电量同比增长54.6%,带动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20.2%,拉动工业经济增长3.7个百分点;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同比增长11.5%,拉动工业经济2.5个百分点;专用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42.2%,拉动工业经济增长0.4个百分点;橡胶和塑料制品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分别增长3.9%、1.2%,以上2个行业未形成有效拉动。
从产业集群看,六大产业集群3升3降。1-10月,规上工业涉及的六大产业集群工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的99.8%,同比增长1.05倍,其中,绿色有机果蔬产业集群、粮油产业集群、和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7.7%、3.7%、3.7%。煤炭煤电煤化工产业集群、油气生产加工产业集群、绿色矿业产业集群同比分别下降16.6%、13.2%、2.4%。
从企业看,2家新升规企业拉动作用明显。在宏大爆破、天宝爆破2家新升规企业的拉动下,全县生产炸药3.18万吨,这2家企业对工业经济的贡献率为76.7%,拉动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3.4个百分点。特别是新升规的宏大爆破,对工业经济的贡献率为67.5%,拉动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1.8个百分点。
从产品产量看,规模以上主要产品产量“增5降6”。本期正常生产主要产品11种,产量实现增长的有:甲醛当月增长2.1倍,累计增长41.8%;发电量当月增长1.7倍,累计增长22.9%;自来水生产量当月增长75.6%,累计增长20.2%;水泥当月增长79.2%,累计增长16.5%;罐头与去年当月持平,累计增长8.9%。产量下降的有:小麦粉当月下降89.4%,累计下降76%;天然原油当月下降90.5%,累计下降71.59%;精制食用植物油当月下降39.4%,累计下降49.9%;商品混凝土当月下降32.3%,累计下降12.1%;食醋当月下降6.9%,累计下降8.9%;酒精当月增长85.4%,累计下降4.9%。
(二)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1-10月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9.6%,较1-9月回落0.8个百分点,高于全疆增速27.1个百分点,高于全州增速11.1个百分点,增速全州排名第四(低于阜康市、呼图壁县、奇台县),总量排名第五(低于准东、阜康市、昌吉市、木垒县)。
分产业看,第二产业项目仍然是拉动投资的主动力。一产项目完成投资占投资总额的0.79%;二产项目完成投资同比增长78.6%,占投资总额的59.9%,投资贡献率93%,拉动投资增长36.9个百分点;三产项目完成投资同比增长5.5%,占投资总额的39.29%,投资贡献率7.2%,拉动投资增长2.9个百分点。
分构成看,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发挥积极作用。1-10月,完成建安投资同比下降1.6%,占投资总量的56.31%,下拉投资增长1.3个百分点;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277.7%,占投资总量的36.67%,投资贡献率95%,拉动投资增长37.7个百分点;其他费用投资同比增长49.7%,占投资总量的7.01%,投资贡献率49.7%,拉动投资增长3.3个百分点。
分领域看,新能源投资拉动明显。1-10月光伏发电项目累计完成投资同比增长281.4%,占投资总量的39.1%,投资贡献率101.7%,拉动投资增长40.3个百分点,对投资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
分项目看,大项目支撑作用明显。全县亿元以上大项目39个,比去年同期增加9个,完成投资同比增长74.1%,占投资总额的76.48%,拉动全县投资增长45.1个百分点。其中,中节能、立新光伏发电项目,吉木萨尔县城区清洁低碳集中供热建设项目、宝明矿业土方剥离、老城区、东城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吉木萨尔县北庭100万千瓦光伏+25万千瓦/100万千瓦时全钒液流储能一体化项目、吉木萨尔县人民医院新院区建设项目等亿元以上大项目完成投资占投资总量的60.6%,是拉动投资高速增长的重要支撑。
(三)消费市场小幅回落。实现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3亿元,同比增长6.3%,低于全疆增速11.7个百分点,低于全州增速16.3个百分点,增速全州排名第七,总量排名第二(低于昌吉市)。1-9月,全县核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4家贸易企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28亿元,同比下降14.5%,降幅较1-9月收窄0.8个百分点,10月限上单位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31.1万元,环比下降16.6%。
从消费形态看,餐饮收入小幅增长。1-10月限额以上单位实现商品零售总额2.08亿元,同比下降16.2%,下拉限上单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个百分点,10月商品零售总额1922.3万元,环比下降19.1%;限额以上餐饮收入2035.3万元,同比增长7.3%,拉动限上单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0.5个百分点,10月餐饮收入208.8万元,环比增长15.6%。
从商品类型看,9类商品零售额实现增长。1-10月限额以上11类商品中,9类实现增长,增长面为81.8%。其中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零售额8036.6万元,同比增长20.9%,拉动限上单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个百分点;饮料类、烟酒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日用品类、书报杂志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通讯器材类等零售行业零售额2878.4万元,同比增长14.8%,拉动限上单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个百分点。
(四)规上服务业承压下行。受汇通运输和恒旺运输业务量大幅下降影响,1-10月县属5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仅实现营业收入2.52亿元,同比下降25.2%。分行业看,“一升一降”。其中交通运输业实现营业收入2.33亿元,同比下降27.4%,下拉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26个百分点;商务服务业同比增长16%,拉动规上服务业0.8个百分点。
(五)财政收入快速增长。1-10月,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67亿元,同比增长23.2%,其中税收收入6.75亿元,同比增长26.4%;非税收入0.92亿元,同比增长4%。
二、存在的问题
(一)工业方面:一是环保、安全生产问题整改、原材料成本上升、库存压力加大、资金短缺等多重因素影响,今年以来工业总产值增速持续负增长。截至本月,县属34家规上企业中5家停产,其中:庆华化工因安全许可证到期5月起停产,产值同比下降72.2%,增加值下降66.9%,下拉工业经济5.74个百分点,对工业经济影响较大。正常生产的29家企业中11家产值下降,2家企业降幅超70%,其中:宝明矿业受安全生产、环保整改等因素影响,一直处于降量生产状态,产值同比下降71.6%,增加值下降69.4%,下拉工业经济10.87个百分点;创兴农产品产值同比下降73.3%,增加值下降75%,下拉工业经济0.11个百分点。二是县属工业企业综合竞争力不足。1-10月产值过亿的企业仅有5家(宝明矿业、西部水泥、宏大爆破、万昌新能源、中粮屯河),占规上工业企业总数的14.7%,占全部规上工业产值的比重为59.2%;产值在5000-1亿元之间的3家(立新光电、康飞塑业、吉通矿业),占规上工业企业总数的8.8%,占全部规上工业产值的比重为11.6%;产值在2000-5000万元的14家(兴成商品混凝土、顺合农业、庄子实业、丰达机械、庆华化工、天宝混装炸药、新风新能源、双源热力、义达碳业、华能、吉源水务、同赢生物、雪山田园、家和新型保温建材)占规上工业企业总数的41%,占全部规上工业产值的比重为22.6%;剩余12家产值均在2000万元以下(创兴、天润热力、泰顺燃气、N基铸造、德盛伟业、嘉瑞宇邦、猛狮光电、绿城管业、君阳市政、新弘扬纸业、玉悦科技、晶鑫煤化工),占规上工业企业总数的35.5%,占全部规上工业产值的比重为6.6%,其中新弘扬纸业、玉悦科技、晶鑫煤化工3家企业产值为0。
(二)固定资产投资方面:一是工业产业类项目支撑不足。二产项目结构单一,高度依赖光伏等新能源产业拉动,县属重点项目中产业类项目21个、年度计划总投资35.41亿元、完成投资25.48亿元,其中仅光伏项目完成投资占比65.26%,其他工业产业类项目完成投资占比36.1%,其中7个产业类项目总体进展缓慢,年度计划总投资9.96亿元,完成投资3.4亿元,入统率34.1%。二是制造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下降明显。1-10月制造业完成投资同比下降31.8%,其中石油煤炭及其它燃料加工业同比下降 55.4%。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完成投资同比下降43.1%。三是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回落。1-10月全县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31.3%,呈逐月持续回落态势。
(三)商贸方面:一是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结构不平衡。1-10月,昌吉州分配新华书店、中石油零售总额占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0.1%,增幅较1-9月回落14.6个百分点,分配零售总额实现3.45亿元,同比增长26.7%。县属限上单位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7323.2万元,同比下降23.6%,占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2.8%,五彩湾工业园区限上单位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55亿元,同比下降9.4%,占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7.1%。我县燃气类作为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主要拉动力,增速波动对限上增速走向影响较大,今年统计口径的不断调整,个人用于生活消费的商品金额归类到零售额中,生产经营用的商品金额归类到批发额中,燃气类主打的LNG因需求对象是生产经营用途的大型车辆,目前调整到批发额当中,1-10月全县天然气类零售额(主要为CNG)占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16%,上报9141.5万元,同比下降41.6%,除此之外,今年CNG价格不断上调,企业降低了燃气的购入量。二是粮油、食品类消费需求不足。今年粮油、食品类收购价格比往年低,农民不愿意出售,市场流通的存货不足,加上企业流动资金短缺、企业成本增加等问题,制约粮食加工企业的发展,从1-10月零售类值来看,11类商品中粮油、食品类实现零售额745.6万元,同比下降55.5%,占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1.3%。
(四)服务业方面:规模以上服务业结构单一,仅交通运输业占规上服务业企业总数的80%,数据的波动对整个行业影响较大,1-10月交通运输业营业收入受汇通、恒旺两家运输企业业务量下降的影响,营业收入持续回落。
三、对策建议
(一)工业方面:一是强化要素保障。紧盯宏大爆破、吉通矿业、万昌新能源等拉动工业经济增长的重点企业,助推企业满产达产,最大限度释放产能;多部门共同协作摸清目前减、停产企业原因,全力保障创兴面业、庄子实业、嘉瑞宇邦等减停产企业正常生产;同时行业部门要加快推进众鑫联晟、大北农饲料厂、太嘉光伏等投产企业的调度,关注企业试生产运营情况,及时跟踪服务了解动态情况,力争早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及早谋划2024年“升规入统”培育工作。建议及早梳理完善“升规入统”企业培育库,建立升规入统及项目申报帮扶机制,用好扶持政策,特别是对众鑫联晟、大北农饲料厂、太嘉光伏、中节能、刘洲机械等新投产企业的帮扶培育力度,重点关注、跟踪培育,确保企业达规后及时入库,形成更多工业经济增量。三是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深化“一企一策”服务保障,以重点企业为抓手,实时监测重点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难点问题,帮助解决劳动用工、原材料调运、产品销售难等问题,有效提升企业主营收入和营业利润,增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运营效益,确保利好政策落地生效,为后续经济增长释放动力。
(二)固定资产投资方面:一是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进度。提早谋划明年重点项目,不断提升投资质量、效益和储备力度,加强服务配套和产业集群,吸引优质企业落户,充分发挥规模经济效应,确保在建有项目、近期有开工、长远有谋划,持续增强经济增长后劲。二是全面梳理投资余量。11月份因天气等原因,大部分项目停工,导致建安投资环比下降,建议各项目单位充分挖潜,对在库项目中涉及的建安、设备购置、其他费用三项构成进行全面梳理,及时收集整理相关验证资料,做到应统尽统。
(三)商贸方面:一是用好用活政策。持续落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行动方案”“支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奖励办法”等有效措施,激发限上单位内生动力,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促销活动,促进消费升级。二是强化帮扶指导。相关行业部门要对现有的限上单位开展全面摸排走访,详细了解掌握经营状况,及时发现制约限上单位发展的问题,“一对一”进行精准帮扶指导,帮助限上单位持续健康发展。三是加大培育力度。持续加强对限上单位的培育力度,及早谋划部署2024年限上单位培育工作,在促进消费增长方面精准用力,不断培育新增量。
(四)规上服务业方面:建议行业主管部门密切关注汇通、恒旺两家交通运输企业,详细了解掌握企业经营状况,协调解决相关问题,助力企业止跌回升。充分发挥第三产业各行业主管部门的主动能动作用,结合分管行业实际摸排出准规上企业重点进行培养,充实服务行业总量,拓宽规上服务业覆盖面,优化行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