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 IPv6
关于对《吉7#区梧桐沟组油藏16、20号平台井钻井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审查意见
发布时间:2019-01-24 12:38:18 来源:吉木萨尔县人民政府 浏览次数:0 文章字号:
分享至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开发公司报送的由新疆泰施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编制的《吉7井区梧桐沟组油藏19号平台井钻井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以下简称《报告表》)已收悉,经研究,现提出审查意见如下:

一、工程概况

本项目为新建项目。项目区占地为油田境内,位于准噶尔盆地东部吉木萨尔凹陷东斜坡,行政隶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吉木萨尔县,在吉木萨尔县城北约14km,距北三台油田北16井区53.4km,吉祥联合站位于整个油区的中部。距离北侧的卡拉麦里有蹄类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64km。本次部署2个平台,即16号平台(分为7个小平台:16A有8口井、16B有11口井、16C有11口井、16D有7口井、16E有12口井、16F有13口井、16G有6口井)共计68口井;20号平台(分为4个小平台:20A平台5口井;20B平台5口井;20C平台9口井;20D平台7口井)共计26口井;本项目总计94口井,钻井总进尺152375m。项目总投资2359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4329.6万元,占工程总投资的18.4%。该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经研究,原则同意该项目建设。

二、项目建设与运行管理中应重点做好的工作。

(一)大气污染防治措施井场场地平整时,禁止利用挖掘机进行抛洒土石方作业,定期洒水,作业面要保持一定湿度限制井场地内的车速井场钻前工程的井场布置,周围采用围栏阻隔,并禁止在井场外作业在井场,钻井泥浆料储存在罐内。粉尘排放浓度应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无组织排放周界监控浓度限值非甲烷总烃浓度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927-1996)的厂界浓度标准限值4.0mg/m3

(二)水污染物防治措施:钻井废水循环携带出井口,在地面经振动筛分离出来,岩屑进入钻井液不落地系统,分离后的钻井废水返回井下。合理用水,实行用水管理,机泵冷却水循环利用,设备冲洗使用回用水,严格控制污水排放量。钻井生产施工中,禁止废水、泥浆、药品及其他废物流失和乱排放,如果发生外溢和散落则必须及时清理。设计单位在钻井设计中,应充分考虑环保的要求,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和优质材料,提高固井质量,尽可能的避免井漏事故的发生。项目生活污水经临时生活污水收集池收集后由吉木萨尔县金宗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拉运至吉木萨尔县污水处理厂。

(三)噪声污染防治措施:泥浆泵、柴油机应选用低噪声设备,确保正常运行,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钻井场柴油机装防震、消声装置。高噪声施工设备减少夜间使用。施工期厂界噪声应符合《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中相应标准要求

(四)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本项目钻井产生的固废处理及污染控制要求应严格按照《关于含油污泥处置有关事宜的通知》(新环办发〔2018〕20号)文件要求执行。钻井施工期间采用清洁生产技术,从源头上减少钻井泥浆、岩屑的产生量。产生钻井泥浆、岩屑的场所应有接收和防渗(漏)措施;如发生落地情况,应及时收集,并清理现场;现场接收的泥浆、岩屑,应及时装入具有防渗(漏)功能的容器中,并及时安全转运或处理处置。钻井泥浆、岩屑经不落地收集系统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废弃泥浆、岩屑满足《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含油污泥资源化综合利用及污染控制技术要求》(SY/T7300-2016)和《油气田钻井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污染控制要求》(DB65/T3997-2017)等国家及有关部门、地方相关标准和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要求后,可用于铺设通井路、铺垫井场基础材料;但为防止土壤污染,不得用于填充自然坑洼。推广使用清洁无害泥浆,严格控制使用有毒有害泥浆。所有钻井液、化学药剂和材料,由专人负责管理,防止破损和流失,在任何情况下,不将泥浆排出井场。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定期由吉木萨尔县金宗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拉运至吉木萨尔县生活垃圾填埋场。

(五)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施工期间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严格控制作业范围,不得随意便道,不得乱碾乱压。确保各环保设施正常运行,污水进罐、固体废物处理达标重复利用,避免各种污染物对土壤环境、荒漠植被和农田作物的影响。加强环境保护宣传工作,特别是注意对野生动物和自然植被的保护。严禁在施工场地外砍伐植被,严禁捕杀任何野生动物。完井后施工现场禁止遗弃废物,施工材料全部回收,井场应平整,依靠自然恢复。

(六)环境风险事故防范及应急处理措施:所有施工作业都必须符合安全与环境保护要求,必须严格按照安全与环境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及相关行业标准执行。本报告提出了环境风险管理措施及对策建议,这些措施的实施有利于进一步降低工程风险性,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加强管理,严格遵守相应的规章制度。加强污染治理措施,避免事故和其他非正常排放。根据相应的应急预案,定期组织职工学习并进行演习。在井架、井场路口等处设风向标,发生事故时人员迅速向上风向疏散按消防规定配备灭火器、消防铁锹和其它消防器材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七)环境管理:施工单位应建立施工期环境保护档案,保存施工前后项目区的影像资料,使施工全过程各类污染物产生、去向和各个污染措施及实施情况均记录在案。

该《报告》编制基本规范,报告中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基本可行,经报批后可作为环境保护管理的依据。

建设单位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报告》中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认真落实。

项目在设计、施工、建设过程中应严格执行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工程内容及环境保护设施发生变更需报环保部门重新审批。

我局原则同意该项目按照《报告表》中所列的建设项目地点、性质、规模和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吉木萨尔县环境保护局

                                              2019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