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 IPv6
吉木萨尔县在“十三五”期间取得成就
发布时间:2021-09-02 19:02:55 来源:吉木萨尔县人民政府网 浏览次数:0 文章字号:
分享至

“十三五”时期是吉木萨尔县稳定发展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维护稳定成效最好的时期、经济实力跃升最快的时期、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时期。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和经济发展及疫情防控多重压力,县委、县人民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各族干部群众,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落实第二次、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通过各方面艰辛努力,“十三五”规划目标基本完成,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稳定进入历史上最好时期,全县呈现出社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一是综合实力跨上新台阶。2020年,全县实现地方生产总值262.6亿元,年均增长10%以上;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6亿元,年均增长8.1%;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1亿元。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3815元和19157元,年均增长5%以上。GDP县市排名由全疆第20名跃升至第8名。

全县三次产业结构由17.4:65.3:17.3调整为8.1:74.5:17.4。发展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新型工业化加快推进,形成了以油气开发、农产品精深加工、新型材料加工、装备制造等为重点的工业体系;初步形成以旅游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发展体系,全域旅游全面启动,商贸流通稳步推进,交通运输快速发展。

二是人民福祉跃上新水平。加大投入,补齐短板,着力解决就业、教育、医疗等社会发展问题。五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17678人,失业率稳定控制在3.5%以内,完成转移富余劳动力97487人次。全覆盖推进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全面完成17所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县二中教学综合楼以及9个学校运动场等项目新建成并投入使用,教育质量明显提升;全面实施十五年免费教育,高中阶段普及率达到94.53%,中职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7.12%。公共卫生和医疗保障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医共体、医联体改革深入推进;县医院综合门诊楼、中医院医技楼和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全面投入使用,全民免费健康体检深入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取得一定成效,城乡医疗供给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扎实开展,重大疾病防控工作稳步推进,城乡居民社会保险持卡率99%;有意愿的“五保”老人集中供养、孤儿收养率均达到100%;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低保对象、特困群体城乡居民应保尽保;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儿童、退役军人权益得到充分保障。全县855户2877人贫困人口如期脱贫。累计建设安居富民房4982户,完成棚户区改造8904户,累计完成32个老旧小区改造涉及162栋3442户,城镇保障性住房完成339套。文化惠民政策、全民健身等惠民工程全面推进。

三是基础设施筑起新平台。建成一大批交通、水利、能源、通信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新建农村公路894公里(其中:二级公路141公里,三、四级公路753公里),乡村公路通达率100%,行政村通达率、通油率100%,加快构建“交通+旅游”、“交通+扶贫”发展,荣获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称号。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全县节水灌溉面积达到69.5万亩,新建防渗渠道181.06公里,干支斗渠146公里,完成水库安全隐患整治14座。城市化建设有序推进,人均城市道路面积达到21.39平方米/人,污水处理率达到100%。城市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城镇化率由46.4%升至52%以上。累计完成天然气入户6000户,普及率达到96%;率先启动天然气惠民政策,居民用气每方补助0.5元、中小企业每方补助0.6-0.8元;清洁能源供热比重提高15个百分点。第二轮农网改造全面实施。

四是生态建设展现新格局。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高质量发展理念,严格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考核体系不断完善,县域内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升。严格落实大气污染防控措施,启动清洁能源生产,全面完成县域内锅炉改造,空气质量优良率达76%以上。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压实“河长制”责任,加快推进污水处理和中水综合利用。退减耕地8.7万亩,关停机电井86眼,主要河流断面水质优良率为100%,重点城镇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优良率达100%。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集中整治“四乱”,污水、垃圾集中处理率和卫生厕所覆盖率达到90%以上,农用残膜回收率达到80%以上;实施生态综合治理,植树造林3.7万亩、退耕还林9.67万亩、退耕还草0.6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13%,城市人均绿地面积达到15 /人,城市绿地率达到37.32%。万元GDP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严格控制在昌吉州指标以内。

五是改革开放开创新局面。“放管服”改革成效显著,简政放权工作、减税降费政策全面落实。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削减行政审批事项,全面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启用新疆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2天。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水价制度改革成效显著。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格局基本形成,完成县国投集团整合重组和市场化转型。完成县、乡(镇)“互联网+医疗”工程建设,县域医共体远程医疗服务覆盖率达到100%。社区治理模式改革,民主法治、社会治理、纪检体制等各领域改革稳步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新成效。

六是对口援疆增添新动力。“十三五”期间,厦门市对口支援我县的一批又一批援疆项目的接茬实施,有力促进了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团结。派出各行业援疆干部人才,开展“组团式”教育援疆,开设了厦门理科实验班,建立援疆专技人才工作室,传帮带培养骨干人才。大力开展产业援疆,建设了北庭工业园(鹭岛工业园)创业孵化基地、电商孵化标准化厂房、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实训基地。积极开展两地旅游合作,北庭故城遗址与厦门鼓浪屿建立友好世界文化遗产地,选派700余名干部赴厦学习培训,两地交往交流交融不断深化。

七是党的建设取得新成就。五年来,全县上下始终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开展“两学一做”、“三严三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建主体责任进一步压紧压实,基层党组织建设基础不断夯实,人才队伍进一步得到充实。推进“社区大党委”实体化运行,城市基层党建实现组织联建、稳定联保、党员联管、活动联办。认真做好发展党员和“访惠聚”驻村工作,举办以新任职干部、中青年干部为主的各类主体班次、专题班次培训班600多期,党的建设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