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五”普法规划推进以来,吉木萨尔县聚焦基层治理现代化,以法治文化阵地建设为重要引擎,累计投入超300万元,构建县、乡、村三级阵地网络,打造州级示范点位4个,建成60余个特色阵地,让法治“抬头可见、触目可及”,为法治社会建设注入全新动能。
一、三级阵地织网,构建立体传播格局
吉木萨尔县锚定“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纵向贯通县乡村三级,打造立体化法治传播网络。县级层面实施“五个一”工程,北庭园法治文化广场将法治元素嵌入园林景观,北庭公园法治电子大屏实时更新普法内容,北庭步行街法治街区融入群众休闲场景,天地园法治主题公园营造沉浸式体验,让法治文化可观、可感、可参与。乡镇以“四个一”为标尺,10个乡镇均建成法治文化墙、园地、宣传栏与法律图书角,把法治宣传与乡村文化建设深度融合,既扮靓乡村环境,又化作群众身边的“露天法治课堂”。村级落实“三个一”要求,全县75个村(社区)实现法治文化墙、宣传栏、法律图书角全覆盖,用标语、漫画、案例讲透民生法律知识,打通法治教育“最后一公里”。目前,全县4个阵地获评“州级示范”,19处特色阵地遍布城乡,构建起“乡镇有品牌、村社有特色”的法治文化矩阵。
二、创新载体赋能,激活普法新引擎
在巩固实体阵地基础上,吉木萨尔县充分利用“互联网 + 法治”,构建“两微一端 + 电台”立体传播格局。“法治北庭”公众号开设“法润北庭·全民学法”专栏,每日推送法规知识,打造“指尖上的普法站”;“吉木萨尔县零距离北庭普法”专栏累计推送88期法律咨询,县广播电台每周3期法律资讯,实现普法“全天候在线”。创新打造“律师讲法直播间”,借“三八”妇女节、宪法与民法典宣传月契机,开展3场直播,吸引9万人次观看、3300人次互动,让专业法律解读触达大众。同时,户外电子屏、出租车辆、公交站台广告栏化身流动普法窗口,滚动播放法治标语与公益广告,让法治宣传融入城市肌理,拓宽覆盖面与影响力。
三、群众共治参与,涵养法治新风尚
法治阵地“活”起来,群众法治意识“强”起来。村(社区)法律图书角成了居民茶余饭后的“打卡地”,法治文化墙、宣传栏以接地气的图文,普及婚姻家庭、土地承包等民生法律,让法治观念浸润人心。吉木萨尔县“北庭”法务区综合服务中心创新“政务 + 法务”模式,打造集法治宣教、公共法律服务、纠纷调处等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综合体,整合司法、行政、社会力量,为企业群众提供全链条法治保障。县、乡、村三级矛盾调处中心(室)与6个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10个个人品牌调解工作室协同发力,实现矛盾“一站受理、一揽子解决”。各乡镇常态化开展“法律明白人”培训、1+N等互动活动,以案释法、现场答疑,让群众从“被动听法”变“主动学法”,办事依法、遇事找法的社会风尚渐成主流。